音乐需求呼吸的空间。对音乐而言,重要的是此刻的空间和长度,根据导演在电影中给音乐留下了多少可呼吸的空间,把音乐分置于各种元素之间,比方噪音、对白等。你应该这样去看待(电影中的)音乐,可是往往并非如此。音乐是常被批判的目标,但这并不是音乐的错。——埃尼奥·莫里康内
2020年7月6日,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·莫里康内因病去世,他为国际留下了500多首电影伴奏。>>>天堂有电影院,也有莫里康内的音乐丨夜问
1979年,莫里康内凭仗《天堂之日》的伴奏,第一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。之后三十多年的作业作曲生计,他又先后四次被提名。别离是1987年《烽火浮生》、1988年《大公无私》、1992年《豪情四海》、2001年《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》。与一同期另一位电影伴奏大师约翰·威廉姆斯(《星球大战》系列、《辛德勒名单》、《解救大兵瑞恩》等)比较,莫里康内没有奥斯卡获奖缘,在征战奥斯卡途中,只拿过1次最佳原创伴奏和5次该奖项提名,与威廉姆斯5次获奖的光辉战绩不可同日而语。但莫里康内却留下了许多经典伴奏著作,“镖客三部曲”(《荒野大镖客》《傍晚双镖客》《黄金三镖客》)、《海上钢琴师》、《美国往事》、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等,特别是在“镖客三部曲”中,他将口哨、鞭声、枪声、郊狼的嚎叫、啁啾的鸟鸣、教堂钟声、蒸汽列车声等声响参加伴奏中,算是电影伴奏中的立异之举。
莫里康内别离凭仗影片《天堂之日》《烽火浮生》《大公无私》《豪情四海》《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》取得过奥斯卡最佳原创伴奏提名。
他的音乐风格虽然横跨古典、爵士、盛行、摇滚、电子、国际音乐等,但辨识度很高,他建议电影音乐要简略明了。莫里康内从事电影伴奏初期,曾有导演找他创造一段20秒的音乐,来烘托片中人物的心境:他是个鳏夫,酷爱山,站在一个空房间中,肚子很饿,人很失望。莫里康内试着把一切东西都放进去,结果是一段很可怕的音乐。之后,他知道电影伴奏不或许传达太多信息跟感觉,要尽量简练,这也是他的著作这么多年一向撒播下来的原因吧。
音乐细胞承继自父亲,6岁开端谱曲
1928年11月10日,埃尼奥·莫里康内出生于意大利罗马的台伯河畔。父亲马里奥是非常出色的爵士乐小号手,能够吹奏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。为了保持生计,父亲经常到不同的夜总会扮演,还从前一天排三班去做电影伴奏的演奏作业。
莫里康内与音乐的结缘开端便是从父亲那儿承继来的。6岁时,父亲教他认小提琴的谱号,他从那时分开端试着谱一些小曲。11岁时,他进入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,音乐学习前进神速,有时分也会替代父亲在佛罗里达夜总会扮演。他的第一份作业室在台伯河畔的一个美兵营的小乐团演奏,并开端挣钱,可那个经历并不好,看到乐团一同用小盘子装食物和卷烟,觉得很丢人。
7年级考试完毕后,莫里康内开端跟意大利闻名作曲家戈弗雷多·彼得拉西学习,彼得拉西教训他要忠于自己,不要仿照他人,莫里康内从他那里学到了音乐的“正当性”,音乐学院最终三年,他开端在意大利广播公司作业,担任帮非交响乐团的B组乐团做音乐修改,这个作业让他接触到各种歌曲,为之后的伴奏作业打下了根底。
年青年代的莫里康内。
战后,意大利的电影工业适当强壮,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喷涌而出,但“意大利新现实主义”倡议“把开麦拉扛到大街上”的真实美学,很少有电影伴奏。那时分,莫里康内为许多舞台剧创造音乐。
与莱昂内六度协作,曾是小学同学
莫里康内的电影伴奏中,最被人津津有味的是他与赛尔乔·莱昂内协作的6部著作。
两人颇有根由,曾是小学同学,结业之后20多年没有联络。直到两人协作之后,莫里康内才经过莱昂内下唇纹路上的细节认出了他,“你读的小学是不是在台伯河畔大道上?”莱昂内说:“没错,你是我小学知道的那个埃尼奥·莫里康内吧”。
莱昂内与莫里康内。
1964年,莱昂内拍完了低成本西部片《荒野大镖客》,在找适宜的电影伴奏。彼时,莫里康内刚为几部西部片《红沙地上的枪战》(1963)、《我的子弹不扯谎》(1964)做完电影伴奏,莱昂内正是听了这两部伴奏之后才联络上对方,还带他去市郊看了黑泽明的一部电影《用心棒》(《荒野大镖客》在故事上抄袭该片,后被黑泽明指控侵权,莱昂内败诉,赔了片子全球票房的15%和在日本、中国台湾和韩国的发行权),并说要在《荒野大镖客》的伴奏中参加点玩世不恭的滋味,口味要重,要有点耍无赖的感觉。
莱昂内找莫里康内的时分,《荒野大镖客》现已剪完了。莫里康内想在片子里放一些比较罕见的乐器或很新鲜的声响处理,比方口哨、排笛、鞭子、打铁的铁砧。但莱昂内说最终的决战局面想用电影《赤胆屠龙》(1959)里迪米特里·迪奥姆金写的《墨西哥进行曲》。莫里康内觉得失去最重要的戏对自己太不公正,跟莱昂内说,除非最终一幕的伴奏也交给自己,不然退出这个项目。莱昂内的退让是,让莫里康内写相似的音乐。莫里康内没有就范,决议把之前为一部戏曲所写的《水手悲歌》加工一下,参加了相似《墨西哥进行曲》的管弦乐曲,还有相似墨西哥军乐的小号。
影片《荒野大镖客》剧照。
莫里康内与莱昂内协作之初,并没有想到后者后来会成为国际闻名导演。《荒野大镖客》上映一年后,由于片子太受欢迎,一向在首轮戏院,两人一同去意大利一家影院看,当走出影院后,两人异口同声说:“真丑陋”。
后来,莫里康内成为莱昂内的御用伴奏师,后者之后执导的《傍晚双镖客》(1965)、《黄金三镖客》(1966)、《西部往事》(1968)、《革新往事》(1971)、《美国往事》(1984)5部著作莫里康内悉数参加了伴奏作业。莱昂内曾说:“由于我的电影实际上能够是无声电影,对话的重要性相对较小,所以音乐是不可或缺的,我让他在拍照前写好了音乐,真的是剧本自身的一部分。”
与昆汀互动,《八伪君子》圆梦奥斯卡
昆汀·塔伦蒂诺是莫里康内的死忠粉,他曾说过:“我保藏他的唱片比猫王和披头士还多。”他曾在《杀死比尔》系列、《逝世依据》、《无耻混蛋》等片中引用过莫里康内的意大利西部片主题音乐。昆汀运用伴奏的情绪与他写剧本的方法很相似,总是喜爱“拿来主义”,他一般不会找人特意为电影写伴奏,由于他的大脑便是最棒的伴奏曲库,当他写剧本、规划电影场景时,他就进入自己的伴奏保藏库,一边听音乐一边视觉化那些场景,从里边截取最适宜的片段放进电影里。这样,就等于自己在和埃尼奥·莫里康内、约翰·贝里(代表作《与狼共舞》、《走出非洲》)这些伴奏大师协作,却彻底不需求跟他们打交道。“在我看来,音乐对一部电影太重要了,我才不会随意找个什么人,付钱给他,让他毁了我的电影!”
昆汀与莫里康内。
《无耻混蛋》中,昆汀用了莫里康内之前帮意大利西部片导演赛尔乔·索利马写的伴奏。莫里康内听完之后非常惊讶:“真不知道他是去哪里找出来的”。2012年,昆汀拍照新片《被解放的姜戈》时,破天荒地约请莫里康内为电影创造几首原声,却由于各种原因联系决裂。无法,昆汀在片中又选用了几首莫里康内曾经写的曲子。过后,莫里康内表明不会再跟昆汀协作任何东西了,“他约请我写《被解放的姜戈》的曲子,但没给我满足的时刻。虽然表面上将我捧在很高的方位,但却没有给予自己满足的尊重”。老爷子坦言,和昆汀这样强势又顽固的导演在一同协作确实很遭罪,自己既无法遵循艺术思维,又没有决议权,简直什么都干不了,只能听之任之。一同他也曾吐槽真实受不了昆汀的音乐审美,说他的电影音乐没有整体性。
虽然莫里康内涵协作上遭到许多“冤枉”,但却没有影响这两位充溢特性又是半个“老乡”(昆汀的父亲是意大利裔)私底下的忘年交。在2013年1月的罗马电影节上,昆汀被颁发终身成就奖,为他颁奖的正是老友莫里康内。此刻昆汀的《被解放的姜戈》现已上映数月,可见两人已尽释前嫌。这也才有了后来两人协作的《八伪君子》。这次协作很愉快,莫里康内是在昆汀彻底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完结了伴奏。
莫里康内凭仗《八伪君子》取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伴奏。
2016年金球奖颁奖典礼上,莫里康内凭仗《八伪君子》取得了最佳原创伴奏,昆汀上台代领:“这个太酷了。莫里康内是我独爱的作曲家,我可不是说他是我独爱的电影伴奏家,我是拿他跟莫扎特比的。莫里康内从来没有得到过美国人给的什么奖,这是第一个!87岁的莫里康内来给我的电影伴奏太了不得了。”
与金球奖时隔一个多月,在之前的5次失利后,他总算凭仗《八伪君子》取得奥斯卡最佳原创伴奏奖。
创造上,没有创意这回事
莫里康内为后人留下许多经典电影伴奏,创意对他来说,是很浪漫的一个名词,“事实上没有创意这回事,它不会突如其来。”
莫里康内听过太多人说,创意来自于一种心里悸动,例如看到一个美丽女子的摇曳身影。他供认有这种或许,但那单纯仅仅一个简略的等待,之后会再衍生出其他主意。每次有导演找他为电影伴奏时,莫里康内的脑子就会开端发动,似乎身怀六甲,“我得在怀孕那几个月努力作业,才干生出一个健康的小孩,而且最好还要五官端正”。
莫里康内终身共创造了500多首音乐,均匀一个月就能完结一部电影的伴奏,许多人都为其旺盛的创造力感到惊讶。但莫里康内觉得很正常,作曲家就该作曲,跟作家就该专注写作相同。他总是拿音乐家巴赫举比如,巴赫一周就能够写一首清唱剧,还在教堂演唱,“我跟他比的话,根本便是无业游民”。
失去与库布里克协作,成惋惜
莫里康内与电影史上许多名导协作过,赛尔乔·莱昂内、泰伦斯·马力克、朱塞佩·托纳托雷、布莱恩·德·帕尔玛、昆汀·塔伦蒂诺等,让他最惋惜的是1971年失去了与库布里克的协作。其时,库布里克听到莫里康内为《对一个不容置疑的公民的查询》(1970)的伴奏,很喜爱,想找他协作下一部著作《发条橙》(1972),就打电话给莱昂内,由于那时分莫里康内和莱昂内正在准备《革新往事》(1971)。
莫里康内失去与库布里克协作影片《发条橙》的时机。
问题出在伴奏录制的地址上,莫里康内想在罗马录,但库布里克不喜爱做飞机,想在伦敦录,再加上其时莫里康内还在跟莱昂内作业,就抛弃了。后来库布里克找了沃尔特·卡洛斯,完结了与莫里康内天壤之别的伴奏。
没能为泰伦斯·马力克的《细细的红线》(1998)伴奏,莫里康内也觉得很惋惜。之前的《天堂之日》(1978)两人协作很愉快,而且让莫里康内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原创伴奏。但那段时刻莫里康内处处旅行,泰伦斯·马力克没能在合约期限截止前找到他,这才找到另一位作曲家汉斯·季默,而后者也凭仗此片取得奥斯卡最佳原创伴奏提名。
新京报记者 滕朝
修改 黄嘉龄 校正 张彦君